2021/7/12

【來顆G湯塊】2021五、六月 閱讀心得 Books Review 〈哪啊哪啊神去村 夜話〉〈異鄉人〉〈凡事皆有出路〉

說來慚愧,第二季只看了三本書。因為疫情而待在家,卻只是有更多的時間揮霍而不是閱讀。原本訂定的年度閱讀目標是24本,過了半年只看了約11本,需要趕點進度。

--

1. 〈哪啊哪啊神去村 夜話〉 三浦紫苑

塵封在書櫃已久的小說,依稀記得是大學時期的生日禮物,竟然拖到今年才看。

閱讀前還先看電影惡補了第一集的內容,老實說幾乎都忘光了,少說也過了七年。拖延症真的不是開玩笑的誤人一生。

是一本看了心情滿好的小說,但因為先看了電影,腦中的人物設定已有了既定的形象,反而無法發揮想像力有些可惜。稱不上是特別喜歡,不過因為已逝的祖父曾是林務局退休人員,邊看邊猜想他的工作可能類似這樣吧。

--

2. 〈異鄉人〉 卡繆

在姊姊書櫃翻到的書之一,原本以為是艱澀難懂又厚重的書,但實際上是一本純粹的故事。

主角莫梭因為一場訴訟而導致所有生活中的行為都被放大檢視,他為了存在而存在,而不是為了符合社會的價值和期待,而這樣的他在法庭上被指責為無情、性格乖僻。如同異鄉人般,雖存在於此,卻永遠不屬於此。

比想像中的更喜歡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詞藻或是意外的轉折,卡繆用剛好的力度闡述莫梭的存在。
--

3. 〈凡事皆有出路〉 Everything is Figureoutable by Marie Forleo

完全想不起來為什麼會知道這本書,去圖書館取回來時,還困惑了一下我有預約這本嗎?
大概是場美麗的意外。

原本已經看膩這種自助的心靈成長書,但這本讓我有換然一新的感受,我自己也無法解釋。
不管是排版還是章節後的行動練習,我都覺得很滿意。雖然她書中的內容並非嶄新的觀念,但藉由她的文字述說更有說服力,我自己也不曉得為什麼。

其實怪罪別人扮演受害者是最容易的事,大概是生物本能想保護自己的緣故,我也很常陷入這種思考中。但這些都只是自己腦中的聲音罷了,當你一旦決定為自己負責,告訴自己這件事的發生我也有責任,慢慢地就能越來越容易接受現在的處境,並做出相對應的行動,而非一而再、再而三的陷入負面的惡循環當中。

如果沒看過這種成長的書,推薦這本當作入門,作者不僅拿許多自身的實例來分享與讀者產生共鳴,篇章後面的實際行動也是相對簡單容易做到,意想不到地喜歡這本書。

--

原本嘗試要看原文書,但實在好耗腦力。暫時還是回到中文書籍的溫暖懷抱中。

--

#30d challenge 一天一YouTuber (中英文混搭)🍎 連續30天挑戰 Day 1- Day 4 

--
#待業洨廢5  ➨ 逼近三十大關的待業焦慮與不安種種情緒轟炸真實呈現
#來顆G湯塊 ➨ 快速方便的G湯塊雖然營養比不是雞湯但對充飢止餓還是有絕對績效 
#影藏 ➨ 去脈絡化且庸俗稱不上心得的文字只記錄偶有共鳴的影像作品
#ProjectNeverBlue  ➨ 首席遊學大使在加拿大避暑學英文樸實無華且枯燥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2021/5/1

【來顆G湯塊】2021 三、四月沒有重點ㄉ閱讀心得 Books Review《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與成功有約》、《第一人稱單數》、《盡在一吻中》

  1. 〈熱情人生的冰淇淋哲學〉

在YouTuber蕾咪的推薦下,在圖書館借了此書來看,非常喜歡,推薦給和我一樣難以維持同樣興趣和同種工作的所有人。

篇章的結構上非常有條理,循序漸進地從介紹多重興趣者,再來讓讀者判斷自己是不是屬於這類型的文藝復興人。接著是從多重興趣找出四個自己最想發展的熱情目標,然後讓這四個目標融入生活。

這是一本相見恨晚的書,從大學畢業後就頻繁換工作,甚至還重回學校唸書,尋找自己的熱情所在的我,其實只要接受這樣擁有多重興趣的自己就好了。

許多章節我都十分喜愛也覺得很受用,是一本會想要買來想到可以回溯的工具書。

--


2.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會知道此書應該是因為闕又上老師的影片中有提到,此後又借了同位作者的著作〈成功哪有那麼難:12槓桿解決各種人生困境〉

原本借來擱置了好一回才發現,我早已經有英文原著版〈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但中英文版的主要譯名實在差太多了。這本英文版是在菲律賓購入,因為當時先聽了有聲書audible,每次聽都大昏睡,所以才決定買下來看,想當然也是沒看幾頁。


最近好像又出了三十週年的版本,不確定內容是否有太多差異。我覺得整本書富含知識卻不會難以下嚥。特別喜歡本書不像一般的工具書籍,要世人成為外向的人或是只強調個人層面的成功,而是強調正直的重要性以、心理身理皆平衡的生活和公眾而非小我的成功。

書中談到的七個習慣可見左圖中的1-7,算是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作者因這本書的成功,爾後也有許多相關著作,前面提到的〈成功哪有那麼難:12槓桿解決各種人生困境〉也是其中之一。

--


3. 〈第一人稱單數〉

因某次出遊,想在飯店悠閒地看書泡澡,於是在誠品隨手抓了一本新上市特價中的小說:睽違已久的村上春樹短篇集。似乎有些人對翻譯換人感到不滿或是不習慣,但我沒有這麼常看村上春樹因此沒有特別的感受。

共有八個篇章,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帶有奇幻色彩的《品川猴的告白》以及結局十分現實且戲劇化的《謝肉祭》。書名取得挺貼切,所有篇章都是由作者一人的觀點出發,敘事方式十分細瑣,像是將讀者都放置在他的記憶中重新播放一般。不管各個短篇的真實性如何,讀完後都讓人有種和作者共享記憶的錯覺。

讀來有趣又富有音樂知識,但大概不會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村上春樹。

--


4. 〈盡在一吻中 It's In His Kiss〉

看書名大概可以猜到不是什麼正經的書,沒錯,又是一本柏捷頓家族系列。這本是此系列的第八本,有關最小的女兒海欣出嫁的故事,中間其他哥哥姊姊的中文版都借不到似乎也買不到,不過在誠品有瞥到英文版的全系列。

這本書大概是我目前看的柏家系列三本中最喜歡的一本,雖然一開始幾個篇章為了鋪陳稍嫌沈悶,後面則是越來越有出乎意料地發展。其實很想把中間幾本也補齊,或許有機會可以讀看看英文版,不知道用詞會不會比中文激烈。目前Netflix也確定此影集會出到第四集,可惜飾演哈斯丁公爵Regé-Jean Page將不再出現。

強烈推薦各位公爵粉看SNL片段:https://www.facebook.com/snl/videos/reg%C3%A9-jean-page-monologue/434456191142125/


--

閱讀心得雖然沒什麼點閱也寫得不是多好,但我寫得很滿足。

--

#30d challenge 一天一YouTuber (中英文混搭)🍎 連續30天挑戰 Day 1- Day 4 

--
#待業洨廢5  ➨ 逼近三十大關的待業焦慮與不安種種情緒轟炸真實呈現
#來顆G湯塊 ➨ 快速方便的G湯塊雖然營養比不是雞湯但對充飢止餓還是有絕對績效 
#影藏 ➨ 去脈絡化且庸俗稱不上心得的文字只記錄偶有共鳴的影像作品
#ProjectNeverBlue  ➨ 首席遊學大使在加拿大避暑學英文樸實無華且枯燥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2021/2/21

【來顆G湯塊】2021 一、二月閱讀心得 Books Review《柏捷頓家族:名門韻事》系列小說

 2020年底看完了〈複利效應〉,但尚未寫心得,因此併入2021第一季。

--

1. 〈複利效應〉

這本書是看 YouTuber 蕾咪推薦的,在書局入手。算是一本滿經典的自我成長書籍,裡面有很多自我評量的表單,大概也是我第一次這麼認真寫這些表單。

內容及概念類似於原子習慣,從微小的累積開始到巨大的轉變,但原子習慣將步驟細分的更清楚,這本書激勵的性質大於實作,但還是值得一看來強化信念。

--

2. 〈心流〉

是第一季中最喜歡的書。

不太確定接觸到這本書的契機,可能是YouTuber查理的推薦。雖然已是30 年前的書,但仍然適用於現代社會。這本書意外的撫慰了我許多層面的不安,加上在同個時期看了電影靈魂急轉彎,讓我對活著這件事的態度有許多想法和改變。


每個章節的安排都經過深思熟慮,循序漸進的從介紹心流並延伸到生活內,且附上參考依據,非常非常有組織性的書籍。有機會會購入此書,也想閱讀此作者的其他出版品。

--

3. 〈公爵與我〉 The Duke and I

因為Netflix影集而開始看的羅曼史小說,中文翻譯版已絕版因此連結為英文原文,我閱讀的版本是在台北市立圖書館借到的中文版。

我一直都很喜歡看這種外國羅曼史小說,而且一定要攝政時期,如果是現代的羅曼史我反而興趣缺缺,基本上就跟To all the boys I've loved before 的女主角沒兩樣,大概也是因為這樣我才特別喜歡那部電影。

但我得說這本小說真的好難看,而且劇情好差,就算以前看過我也不會想到要將他改編成電視劇。Netflix的編劇真的很厲害,加入了許多角色讓整個故事更立體且完整。除非跟我一樣對攝政時期的羅曼史有種莫名的執著,否則不推薦。


--


原本對這本書期待頗高,實際看完雖然也收穫許多但依然有些失望。我閱讀的版本和連結中的版本不同,或許已有增訂過。

這些作者分享的對象是哈佛商學院的學生,這些學生離開哈佛後,多數將成為企業領袖或是領導階層的主管,而非和我同為社畜。這本質上的差異,也讓我對書中許多篇章中教授的提點無法產生太多連結或共鳴。

但我喜歡此書中對於篇章的分類,有幾個分類讀起來不受社會地位所限因此特別有感。幾個我特別喜歡的篇章都在第三個分類:領導他人,並非因為我是領導者,而是看到教授的發言中替被領導的人們發聲,因此特別能夠產生連結。

此書的編排閱讀起來十分輕鬆,共有15個篇章,約莫是一個下午能夠看完的集錦。

喜歡的篇章:〈第九章:員工,不只是一堆數字〉、〈第十二章:女兒教會我的事〉、〈第十五章:
記得你是誰〉。

--

5. 〈子爵之戀〉 The Viscount Who Loved Me

因為 〈公爵與我〉  實在不合我胃口,因此對續集也沒有太大的期待,結果卻出乎意料的好看許多
。連結中的中文譯版已絕版,我是從台北市立圖書館借來看的,可惜的是接下來的續集都無藏書可借,或許只能硬著頭皮看英文版了。以下心得多為比較書中和影集差異。

此書的主角是柏家老大安東尼,影集中他和歌劇女伶藕斷絲連的情愛糾葛只在書中略為提到,女主角是薛家的大女兒薛凱蒂。劇情就是一樣老梗,本來我不愛你,可是我還是生理上很想要你,外曼的展開公式大同小異,中間的曲折比〈公爵與我〉 流暢許多,雖然安東尼的選角,稱不上是男一的帥度,但還是頗期待影集第二季。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韋夫人的報導和影集中也差滿多的,書中只是每個篇章前會有幾個句子而已,但影集中更像是穿插在每個過場中。

如果和我一樣喜歡外曼,推薦一個網站:羅曼史讀書會。可以很容易搜尋到喜歡的作家,比如說因Netflix影集而聲名大噪的:Julia Quinn 茱莉亞‧昆恩,裡面有說明柏家系列的出版順序。

--

原本預計一季發一次心得,但這樣似乎降低了出文章的頻率,因此還是約莫兩個月發一次吧,這兩個月的閱讀速讀不甚滿意,加上其中根本是不需動腦的小說類型。本年度的閱讀目標是24本,目前已按照一個月閱讀兩本書的進度緩慢達標中。

--

#30d challenge 一天一YouTuber (中英文混搭)🍎 連續30天挑戰 Day 1- Day 4 

--
#待業洨廢5  ➨ 逼近三十大關的待業焦慮與不安種種情緒轟炸真實呈現
#來顆G湯塊 ➨ 快速方便的G湯塊雖然營養比不是雞湯但對充飢止餓還是有絕對績效 
#影藏 ➨ 去脈絡化且庸俗稱不上心得的文字只記錄偶有共鳴的影像作品
#ProjectNeverBlue  ➨ 首席遊學大使在加拿大避暑學英文樸實無華且枯燥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2021/1/12

【來顆G湯塊】於是我回頭看了一下2020



A. 

2020 年初的我訂了些許目標,但唯一達成的只有看了20本書,勉強達到目標。

按照閱讀順序排列如下:


1 〈失眠的北風吹來愛情〉

2 〈外掛人生:多重身分讓你不怕風口換位〉

3 〈遠山的回音〉

4 〈關於工作的9大謊言〉

5 〈職場會傷人:本該施展抱負的職場,為何讓人身心俱疲?〉

6 〈第七道海浪許下願望〉

7 〈擁抱, 或是飯上撒點鹽〉

8 〈我看見、我知道、我思考〉

9 〈知識變現:微夢想、微行動、微習慣,開啟你的斜槓人生〉

10 〈社交動物〉

11 〈當下的力量〉

12 〈找到你的為什麼:尋找最值得你燃燒自己、點亮別人熱情的行動計畫〉

13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

14 〈原子習慣〉

15 〈82年生的金智英〉

16 〈明天別再來敲門〉

17 〈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

18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19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20 〈複利效應〉

雖然其他目標都未達成,但比過往更知道該怎麼訂年度目標。
〈原子習慣〉 裡面有個很核心的觀念,養成好習慣的前提是要去設想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
與其每年寫下要減重幾公斤,不如將目標設為成為“每週都運動的人”,再以這個為出發點去思考:每週都運動的人會有哪些習慣?

而我本年度最喜歡的非文學類書籍是〈原子習慣〉,而最喜歡的文學類書籍則是〈遠山的回音〉



除了複利效應尚未寫心得之外,其餘讀書心得在這裡:







2020年度基本上是以看完三本書就寫一篇心得的步調進行,希望在2021年度改成以季為分別,深知自己並不是很會寫心得,對於將腦中寫法轉化成文字有點障礙,因此未來可能只想寫點簡略的總結作為紀錄。

--

B.
這幾個月來一直很刻意避開在網誌上紀錄些什麼,不管是事情、感受或是一些與人的互動,彷彿有個聲音在腦中覆誦:一旦紀錄下來就不能假裝沒發生過了。

大概是個逃避慣犯吧。

好的事情像做夢般不真實,壞的事情卻像台北連續的雨天,那種總是被濕冷包圍的感受,有時不知道怎麼去述說。

--

C.
這一年並不能說過得不好,工作上充滿挑戰也找到成就感和樂趣,甚至認識了許多夥伴,2020其實對我很好。因為疫情的關係,負責的業務也有所改變,也讓我成為一直坐在辦公室的內勤,成了偶爾要拋頭露面的職場女性,這一切都是當初找到這份工作沒有想過的。雖然在公司能得到的認同並不多,但我很感謝其他跟我配合的公司窗口,都對我很友善、信賴,偶爾甚至能一起抱怨、說說笑笑,也讓我對工作這件事有不一樣的想法。

--

D.


前陣子看了靈魂急轉彎,這中文譯名並不是太優,但這是唯一的缺點了吧。
在各種媒體或是文化的催眠下,認為沒有夢想的人就是次級品,曾經我也是這樣深信不已。

唸實踐之前的我,就是處在這樣的信念下,一直堅信自己的終極目標就是成為服裝設計師。但真正進入實踐服裝設計系後,我開始對這件事有好多的疑惑,始終無法說服自己拋下一切去成為服裝設計師,最後我在各種情緒撞擊下選擇休學。

如果你知道此生的目標,那就去完成它。如果你此生不曉得自己的目標,那也無所謂,真的。

--

E.

全身的細胞每七年會汰換一次,30歲的我,已換過4次。
朋友口中的29.99歲焦慮症候群,也同樣地降臨在我身上,不曉得這30年到底做錯抑或是做對了什麼,所以過著這樣的生活。即便在地球上活了30年,也不認為自己比較資深或是能夠對他人的生活品頭論足,但大部分的人依然帶著名為自我價值觀的眼鏡,到處批判。

30歲不求做對什麼,只求即使做錯了,也還有原諒自己的能力。

--

#30d challenge 一天一YouTuber (中英文混搭)🍎 連續30天挑戰 Day 1- Day 4 

--
#待業洨廢5  ➨ 逼近三十大關的待業焦慮與不安種種情緒轟炸真實呈現
#來顆G湯塊 ➨ 快速方便的G湯塊雖然營養比不是雞湯但對充飢止餓還是有絕對績效 
#影藏 ➨ 去脈絡化且庸俗稱不上心得的文字只記錄偶有共鳴的影像作品
#ProjectNeverBlue  ➨ 首席遊學大使在加拿大避暑學英文樸實無華且枯燥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2020/9/8

【NETFLIX】養生好不好 UN(WELL) 紀錄片影集(共六集) 觀後感

〈養生好不好〉這個紀錄片的中文名稱實在是不怎麼吸引人,但看了預告幾秒後,就二話不說點開來看。整個影集共分成六集,每一集探討的主題都不一樣,有些感覺跟養生其實毫無關係,而比較偏向在治病,這大概也是我不喜歡中文譯名的原因之一,以下為每集的簡短心得。

2020/9/4

【來顆G湯塊】Q3讀書心得:《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原子習慣》、《82年生的金智英》

「 1.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身心俱疲,卻渾然不覺,一位「輕鬱症」女孩與精神科醫師的12週療癒對話,陪你擁抱不完美的自己》

在野人文化的臉書上看到這本書後,就一直很期待閱讀它,結果比想像中更好看。

此書很大的篇幅都是對話紀錄,作者自癒過程反而較少,私心認為這本書的主體其實是醫生說的那些話,這世界上有這種醫生的存在真的是太好了。

雖然作者的那些看似微小的煩惱和輕微的憂鬱,卻是普羅大眾生活中最真實的樣貌,所有的積累都是從枝微末節開始。雖然有些人批評此書無法提供實質幫助,但作者的出發點原本就不是要提供建議,這並不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本日記,讓更多人知道自己不是唯一一個帶著小煩惱和輕微憂鬱的活著,就是這本書的存在價值。

有機會的話還是想看第二本: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2:陪伴「輕鬱症」的你,與不完美的自己溫柔和解【與精神科醫師的14週療癒對話】

--

節錄醫生所說的話:『但還是得盡可能展現真實的自己才對,不要在意別人會對你有什麼看法,積極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就好。雖然現在你可能會因為人際關係像三角形一樣尖銳狹隘而經常受傷,但是不要忘記十六角形比八角形更接近圓形的事實,當多元深厚的人際關係愈多的時候,就愈能像圓形一樣社交圓融,心裡也就愈不易受傷。一定會更好的,放心吧。』 

另一段引起我注意的是下面這段對話,因為職場生活中真的遇到這種過度抬舉自己的人,以為大家都在嫉妒她,但不難看出她只是極度自卑罷了。


推薦給:想要原諒常常陷入低潮的自己。

--


這本書是在北市圖書館的預約藏書第一名,等待的人破千位,於是決定用買的。(好久沒買書了,原來這種消費行為是會上癮的。)

這本書將習慣的養成拆解成好幾個法則和階段,而非普遍認為的21天就可以養成,相反地改善壞習慣也適用這幾個法則和階段反推。

很喜歡作者這樣一層一層堆疊的敘事結構,循序漸進地告訴讀者該如何養成或戒掉某個習慣,並在書中加入許多淺顯易懂的圖說,完全是一本可圈可點的工具書。書中也有許多過去發生過的實際案例作為佐證,文字也很直白好下嚥,覺得買這本書買得十分值得。

裡面提到如果想要養成一個習慣,就必須先思考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也就是怎樣的人設。

比如說想養成運動的習慣,並不是不斷地告訴自己今天下班要去運動,而是替自己定位成:我是那種下班就會去健身房的人。

這只是我隨便想出來的一個例子,讀完整本內容會更能理解整個概念,這本書一定會在今年的十大推薦書單。

目前最想達成的習慣就是:每天都寫點東西。 記住,重點不在於寫了多少,而是寫作的頻率。

激推此書,如果買書預算有限,這本一定要擠進去預算裡。

--

3. 《82年生的金智英》

電影都上映多時才開始閱讀此書,電影看了幾分鐘,還沒看完。總覺得看書時的難受,遠遠比不上影像化的難受程度。

這本書的巧妙安排,提到了非常多女性在職場及成為妻子後的困境,且每篇幾乎都有歷史數據做為依據,十分佩服作者心思細膩的程度。此書透過不同人物的視角來完成整個故事,最後一篇是金智英的心理醫生,而金智英讓他想起了他的妻子,讓整個故事像是一個循環,同樣的事情不斷上演在各個社會角落。書中最後附錄的作品解析也十分精彩,畫龍點睛的效果讓整個故事更增添韻味,也更佩服作者的敘事的完整性。

對於書中提及的各種對於女性的歧視,無一不感到憤怒,大概一直到兩年前我才真的理解性別歧視影響到生活多少個面向。因為一直以來被這樣教育著,連被歧視也像是溫水煮青蛙一樣覺得這只是日常。雖然台灣並沒有南韓這麼嚴重,但批踢踢上各種仇女的言論,也是令人感到不舒服。

非常感謝作者寫出這些習以為常的歧視,讓這些被壓抑的女性被看見被聽見被傳頌,沒有人應該這樣如此被對待。從電影上映前就被狂洗負評的行為來看,就可以知道南韓社會有多厭女,更不用提幾個月前爆發的N號房事件,完全是南韓的悲歌。

同時具備高自殺率和低出生率的國家,我想兩者南韓都是當仁不讓,當然其中因素一定非常多,但我想厭女絕對會是其中之一。希望十年後的世界會有所改變,或是乾脆毀滅算了。

如果完全不理解女性困境,讀完後一定能夠有全面的了解。但重點是你們願意理解嗎?不吸引人嗎?那也可以聽聽 Taylor Swift 的 The Man ,或許可以當作一個入門。

推薦給:相信越多人理解就能離平等越近的所有人。

--

每打完一篇後就想在最後打上Kr, Gloria 是什麼成為上班族的習慣養成,心生恐懼。




--
#待業洨廢5  ➨ 逼近三十大關的待業焦慮與不安種種情緒轟炸真實呈現
#來顆G湯塊 ➨ 快速方便的G湯塊雖然營養比不是雞湯但對充飢止餓還是有絕對績效 
#影藏 ➨ 去脈絡化且庸俗稱不上心得的文字只記錄偶有共鳴的影像作品
#ProjectNeverBlue  ➨ 首席遊學大使在加拿大避暑學英文樸實無華且枯燥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2020/7/12

【來顆G湯塊】〈社交動物〉、〈當下的力量〉、〈找到你的為什麼〉Q3的頭三本書


1. 〈社交動物〉Social Creature


在圖書館還完書後,像反射動作一樣隨手抓了一本小說,粗略地看了簡介並沒有特別期待會是本好看的書,只是需要軟性閱讀來平衡一下前陣子的硬書。結果比想像中好看許多。

---------------以下有內文雷---------------

故事主要圍繞在兩個主角身上:露依絲和薇妮。她們互不相識,共通點是都住在紐約,只是所處的區域有雲泥之別。

露依絲是稱不上中產階級的三十歲女性,而薇妮則是年輕貌美住在曼哈頓的有產階級。閱讀初期我以為是一本相愛相殺的閨蜜故事,沒想到的是「殺」,並非一個形容的概念而是字面上的意思。

她殺了她。
說到底也稱不上是什麼雷,前幾篇章就明確指出薇妮死了,只是她的身影仍然貫穿整個故事。

薇妮的初戀情人是她們爭執的原因,這點挺令人失望的。
「女性因為異性反目很常見」的訊息,真的是可以不用再被強化了。

薇妮死後,露依絲完美假扮薇妮,在社群媒體營造她還活著的假象,騙過了許多薇妮身邊的友人甚至是家人。仔細想想薇妮也是挺悲哀的,有著令人嚮往的生活和難以達到的存款數字,卻死亡數月沒人發現異狀。

這本書吸引我的另一個原因則是發生的地點,曼哈頓是我去過後一直心心念念的城市,邊咀嚼著文字,邊拼湊起幾年前在曼哈頓漫走的模糊印象。它也讓我開始聽了華格納和李斯特。

此書沒有所謂的最高潮,而是每個篇章都有讓人想繼續閱讀的魅力。雖稱不上人生必讀,但絕對適合拿來消遣。



我以為我會很喜歡這本書,但似乎並不適合現在的我。
加上YouTuber的推薦下,讓我對它期待甚高,也許是我悟性不夠吧。

全書分為十個章節,用一問一答的對話的方式展開每個章節,雖然主題各異但談論的東西就和書名一樣,不斷提醒你回到當下。

因為我本身很喜歡看這種靈性相關的書籍,大部分的觀念其實我都有見過,只是實行面不太容易做到,生活中瑣碎的小事或是困境總是讓人分心。

其中當然也有我不同意的地方,像是說現代藝術很醜因為是心智創造出來的,這段我真的看不明白,我以為批評是受心智控制的小我才會有的行為。但我很同意第八章談論:開悟的情感關係,和我的感情觀十分契合。並不是每個人都要有另一半才能感到圓滿。
「時間是假象。」
作者談論到兩種時間:時鐘時間和心理時間。
時鐘時間是人類發明出來的東西,而非存在整個大自然生態系統,為了方便於計算的產物,可用於生活中大小事;而心理時間則是你緊緊握在手中不願放掉的過去,讓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定義你的現在並投射到未來。

對我來說,作者所強調的當下並非去忽視過去和未來,而是專注在眼前才能有你想要的未來,不斷去擔心害怕那些未知,或是被過去發生過的事情綁手綁腳對現在的此時此刻都毫無益處。

基本上我還是滿推薦此書的,比〈與神對話〉好懂許多,但我想我還需要反覆閱讀才能悟透。

*此購書連結為2015年出版的新版,我則是閱讀2008年的版本,不同版本有存在差異的可能性。


自從看過Simon Sinek的訪談後,就一直是他的迷妹。



因此對這本書寄與厚望,結果卻是令人失望。或許是我閱讀順序錯了,應該從〈先問,為什麼?〉開始看起,閱讀此書時也會不斷提起這本書。這本並不算是Simon本人的著作,而是他所屬團隊中的其中兩人撰寫,此書性質比較偏向工具書,目的在於教導他人如何找到自己或組織的為什麼。

本書提到如果個人想找到自己的為什麼,需要找到一個聆聽的對象,但這個人又不能太過了解你,熟知你的所有大小事,基本上光這點我就覺得很難達到,但又或許只是我從來就不是一個實踐者,每個要耗腦力的事會直接被我歸類到不可能的資料夾。

OK扯遠了,我對這本書的評價就是,操作面有困難度但不是不可能就看你有多渴望找到你的為什麼,如果你是Simon迷妹這本也可以跳過,大部分內容都不是他寫的,訪談比書好看太多。






--
#待業洨廢5  ➨ 逼近三十大關的待業焦慮與不安種種情緒轟炸真實呈現
#來顆G湯塊 ➨ 快速方便的G湯塊雖然營養比不是雞湯但對充飢止餓還是有絕對績效 
#影藏 ➨ 去脈絡化且庸俗稱不上心得的文字只記錄偶有共鳴的影像作品
#ProjectNeverBlue  ➨ 首席遊學大使在加拿大避暑學英文樸實無華且枯燥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2024 小資族母親節禮物推薦] 精選10樣3000元以內預算禮物推薦!

  2024母親節就剩下三十幾天,你已經想好要買什麼禮物了嗎? 這次精選10樣3000元以下的禮物,不僅物美價廉,也絕對可以選到你滿意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