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

【來顆G湯塊】於是我回頭看了一下2020



A. 

2020 年初的我訂了些許目標,但唯一達成的只有看了20本書,勉強達到目標。

按照閱讀順序排列如下:


1 〈失眠的北風吹來愛情〉

2 〈外掛人生:多重身分讓你不怕風口換位〉

3 〈遠山的回音〉

4 〈關於工作的9大謊言〉

5 〈職場會傷人:本該施展抱負的職場,為何讓人身心俱疲?〉

6 〈第七道海浪許下願望〉

7 〈擁抱, 或是飯上撒點鹽〉

8 〈我看見、我知道、我思考〉

9 〈知識變現:微夢想、微行動、微習慣,開啟你的斜槓人生〉

10 〈社交動物〉

11 〈當下的力量〉

12 〈找到你的為什麼:尋找最值得你燃燒自己、點亮別人熱情的行動計畫〉

13 〈雖然想死,但還是想吃辣炒年糕〉

14 〈原子習慣〉

15 〈82年生的金智英〉

16 〈明天別再來敲門〉

17 〈下班後的黃金8小時〉

18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

19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20 〈複利效應〉

雖然其他目標都未達成,但比過往更知道該怎麼訂年度目標。
〈原子習慣〉 裡面有個很核心的觀念,養成好習慣的前提是要去設想自己想要成為怎樣的人。
與其每年寫下要減重幾公斤,不如將目標設為成為“每週都運動的人”,再以這個為出發點去思考:每週都運動的人會有哪些習慣?

而我本年度最喜歡的非文學類書籍是〈原子習慣〉,而最喜歡的文學類書籍則是〈遠山的回音〉



除了複利效應尚未寫心得之外,其餘讀書心得在這裡:







2020年度基本上是以看完三本書就寫一篇心得的步調進行,希望在2021年度改成以季為分別,深知自己並不是很會寫心得,對於將腦中寫法轉化成文字有點障礙,因此未來可能只想寫點簡略的總結作為紀錄。

--

B.
這幾個月來一直很刻意避開在網誌上紀錄些什麼,不管是事情、感受或是一些與人的互動,彷彿有個聲音在腦中覆誦:一旦紀錄下來就不能假裝沒發生過了。

大概是個逃避慣犯吧。

好的事情像做夢般不真實,壞的事情卻像台北連續的雨天,那種總是被濕冷包圍的感受,有時不知道怎麼去述說。

--

C.
這一年並不能說過得不好,工作上充滿挑戰也找到成就感和樂趣,甚至認識了許多夥伴,2020其實對我很好。因為疫情的關係,負責的業務也有所改變,也讓我成為一直坐在辦公室的內勤,成了偶爾要拋頭露面的職場女性,這一切都是當初找到這份工作沒有想過的。雖然在公司能得到的認同並不多,但我很感謝其他跟我配合的公司窗口,都對我很友善、信賴,偶爾甚至能一起抱怨、說說笑笑,也讓我對工作這件事有不一樣的想法。

--

D.


前陣子看了靈魂急轉彎,這中文譯名並不是太優,但這是唯一的缺點了吧。
在各種媒體或是文化的催眠下,認為沒有夢想的人就是次級品,曾經我也是這樣深信不已。

唸實踐之前的我,就是處在這樣的信念下,一直堅信自己的終極目標就是成為服裝設計師。但真正進入實踐服裝設計系後,我開始對這件事有好多的疑惑,始終無法說服自己拋下一切去成為服裝設計師,最後我在各種情緒撞擊下選擇休學。

如果你知道此生的目標,那就去完成它。如果你此生不曉得自己的目標,那也無所謂,真的。

--

E.

全身的細胞每七年會汰換一次,30歲的我,已換過4次。
朋友口中的29.99歲焦慮症候群,也同樣地降臨在我身上,不曉得這30年到底做錯抑或是做對了什麼,所以過著這樣的生活。即便在地球上活了30年,也不認為自己比較資深或是能夠對他人的生活品頭論足,但大部分的人依然帶著名為自我價值觀的眼鏡,到處批判。

30歲不求做對什麼,只求即使做錯了,也還有原諒自己的能力。

--

#30d challenge 一天一YouTuber (中英文混搭)🍎 連續30天挑戰 Day 1- Day 4 

--
#待業洨廢5  ➨ 逼近三十大關的待業焦慮與不安種種情緒轟炸真實呈現
#來顆G湯塊 ➨ 快速方便的G湯塊雖然營養比不是雞湯但對充飢止餓還是有絕對績效 
#影藏 ➨ 去脈絡化且庸俗稱不上心得的文字只記錄偶有共鳴的影像作品
#ProjectNeverBlue  ➨ 首席遊學大使在加拿大避暑學英文樸實無華且枯燥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2024 小資族母親節禮物推薦] 精選10樣3000元以內預算禮物推薦!

  2024母親節就剩下三十幾天,你已經想好要買什麼禮物了嗎? 這次精選10樣3000元以下的禮物,不僅物美價廉,也絕對可以選到你滿意的商品!